为深化助产专业教学改革,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确保新学期《助产学》课程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,近日,护理学院外护教研室助产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全体任课教师,开展了《助产学》课程集体备课活动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,整合教学资源,优化教学设计,为新学期课程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备课会上,课程负责人马玉娟老师首先围绕《助产学》的课程定位、教学目标、内容重难点及学时分配进行了整体介绍。临床兼职教师介绍了业最新发展动态和临床实践需求。
秉承“理论实践深度融合、思政育人贯穿全程”的教学理念,与会教师针对课程各章节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展开了热烈讨论。大家就案例选取、技能实训安排、课程思政切入点、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等具体问题交换意见,尤其对“正常分娩处理”“产科急症应对”“围产期心理支持”等核心模块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多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分享了真实案例和操作技巧,为理论教学提供了生动补充。同时课程负责人强调助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人文性,教学中需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操作技能、敏锐的临床判断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。
现场气氛活跃,思维碰撞频繁,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教学重点和实施方案。教研室主任会上总结中指出,集体备课是保障教学同质化、提升团队凝聚力的重要环节,各授课教师应以此次备课为契机,持续深化教学创新,将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”的理念落到实处,培养更多符合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助产人才。
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明确了新学期的教学方向,更激发了教师团队的教学热情与创造力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充分吸收讨论成果,完善个人教学设计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生的到来,助力我校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。(撰稿:护理学院 马玉娟;核稿、审稿:护理学院 朱延玲;编辑:党委宣传部 姜楠)
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一日